从出单失败到侵权封店到新品开拓成功,三年选品经历,我是这样子过来的
选品是每一个卖家都绕不过的话题,低成本的选品方式是怎么样的,选品路上卖家都经历过哪些坑?是不是能够避免?就让我们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来告诉大家。
以下内容由卖家口述,百佬汇小编整理:
2016年我刚刚踏入亚马逊。我不知道有多少像我这样的微小卖家,从来没有在公司上过班,东拼西凑5万块钱,拉上一个很好的朋友,两个人就这样在亚马逊的深海里不断碰壁前行。
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卖家来说,两个点非常重要,一个是能卖什么产品,一个是能花多少钱。所以我跟搭档的分工也很明确,他负责花钱的事宜,我则负责找产品和产品listing,回邮件这些文案的工作。今天也正好可以分享一下我选品的一些小心得。如果你去问卖家们是怎么选品的。十有八九会得出这样的结论,凭感觉。
说起来很玄幻,但却是事实。我们也会用一些选品的工具,但是只是佐证自己的想法,你看一件东西是这样的,第一眼你觉得能不能卖,这个非常重要。听过一些在公司上班的运营说,让他们卖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简直是一场噩梦。还好我没有这种噩梦。
16年开始做的时候,就是我在选品。
一开始有点傻,都是在阿里巴巴上找东西的,原则只有三个,便宜,轻,体积小。一开始找的是一些手套类,进货价非常便宜,重量和体积都很小,货代价格低并且亚马逊FBA价格也少,听起来非常完美。但这样的东西肯定人人都在追逐,我们那个时候没有经验,也不懂得砍价,按着最小起订量买了一批300个,打包上架之后才发现好多竞品都在卖,并且有些的价格低到离奇,你甚至都不知道这么低的价格他们怎么存活下来。后来才明白他们可能是供应链优势或者本身就是工厂,这是我们这些没资金没优势的卖家所不能匹敌的。最后这300个几乎卖了快一年,几次清仓才清完。那个时候亚马逊还没有现在那么艰难,所以利润还算高,即使低价清仓,也算勉勉强强保了本,套了现钱投入到新的产品中。后来我在很多选品技巧里面学会了从亚马逊的BSR排行榜,新品排行榜中找产品,其实就是反过来嘛。先在亚马逊找相关的产品,然后再看看有没有货源,能不能承受。这种方法让我们找到了一款非常好卖的产品,也让我们损失了一个账号。
这款产品是一款3C产品,从手套到3C跨度是很大,但这就是我们的现实,哪里有机会往哪里钻。产品很成功,让我们的账号从原来一天几单上升到百单,其中有80%是这个产品贡献的,竞争对手也少,旺季价格适当提高仍然让很多买家趋之若鹜。当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,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么好卖竞品那么少,没有看到巨头正在盯上我们。然而就在我们的账户的金额逐渐累积的时候,一封侵权信就把我们打回原形,外观侵权,店铺被封,申诉无效,想拿回里面的钱需要交更高的侵权赔偿金。那个时候我们急得都快秃头了,反复计算产品成本,赔进去的物流费,申诉回来到底划不划算,要不要交赔偿金,结果发现并不划算,就这样弃了那个账号,钱也拿不回来了。心情低落了几天,但是生活仍然在继续。幸好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账号在苦苦挣扎。我之前说过我负责选品和文案的内容,其他的花钱运营是我搭档在操作,所以这么漫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选品路上不断摸索。
期间也有其他产品在陆续上线,有一款产品我之前很看好,但奈何同质化太严重,单量一直不温不火,利润只有30%左右。这个时候我在INS上发现了新的转机。其实这款产品算是实用,因此很多竞品,但是它有花纹装饰,每家的选择都不一样。我偶然间在INS上看到不同的花纹,不是那种批发的,很明显是自己设计改造的。我觉得这是我们的机会点,但是又存在巨大的风险。
因为这就涉及到私模的问题。工厂都有自己的起订量,开私模尤为如此,毕竟批量化生产跟重新制造之间起码隔着一个银河系的鸿沟。而且新出的样式能不能受到买家的喜欢,这还能难说,只能说这是一场冒险。我们跑了很多家工厂,终于找到一家愿意做少量的定制,但也要50个起,这已经是最少的了。我们答应了,如果搏一把,可能还会有机会,但是不搏可能就没有机会了。我们的资金在减少,士气在降低,大家都嗅到了彼此特别失落的心境。只能说上天眷顾,我们赌赢了。50个新品,三天就销售一空,还是淡季的时候,我们一直到现在都专注在这类产品上,开发新的不同特性,让产品跟别人的不一样,得到了很少幅度的溢价,并且也没有什么人敢来跟卖,因为他们找不到货源。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我们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,在不断摸着石头过河,不管是选品,还是运营还是成本缩减上。我们把自己困在一个很小的地方,因为我们不能有一步错,不是没有钱,而是不知道这个钱花出去有没有效用,也许一步错就是连锁反应,满盘皆输。
现在我们有了一点成就,有了自己独特的产品区隔方式,能够有单,有利润,看得到发展,但是过程中的辛酸并不是一两段话可以讲清楚。我清楚我们自己的致命点在哪,时时刻刻想要挣脱束缚更进一步,但又始终找不对方向,畏畏缩缩。可能这也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明白这个感受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