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马逊新丢货赔偿政策,卖家直呼“太坑”!
美西时间昨日,亚马逊一项让众多卖家怨声载道的新丢货赔偿政策正式生效。这项早在去年12月就宣布3月10号实施,后又推迟到3月31号的政策,一经落地,便引起了卖家群体的强烈不满。
图片来源:亚马逊卖家论坛
政策核心:只赔制造成本
这项新政策看似长篇大论,核心却简单粗暴:顾客买单前丢失的FBA库存,亚马逊不再按零售价格赔偿,仅根据产品制造成本赔偿。这意味着,卖家货件在FBA仓库丢失后,无论产品在亚马逊上售价几何,亚马逊只认制造成本这一项。而且,后续卖家在包装、检测、运输、推广等方面的投入,亚马逊一概不管。
不仅如此,卖家还需提供一系列数据和资料来佐证“制造成本”,亚马逊还要审核其合理性。有卖家吐槽,在亚马逊采购成本估算系统看到的产品制造成本,比真实成本低了40%以上。
丢件并非小概率事件
别以为丢件是小概率事件与自己无关。据亚马逊发布的数据,FBA仓库平均每年丢件率约2.4%,即发100件货可能丢失2 - 3件。对于做高价值产品的卖家而言,丢失一件货损失巨大。如今亚马逊只按制造成本赔偿,还压低卖家索赔请求,实在让卖家有苦难言。
比如一位做家具产品的卖家,产品从中国运到美国,各项费用支出不比产品制造成本低,甚至可能超过制造成本。但按照新政策,丢失货件只能获得制造成本赔偿,损失可想而知。
高溢价产品损失惨重
对于收藏品、定制品及有一定溢价空间的产品,新政策的影响更为致命。像宝可梦卡片、收藏版玩偶、限量乐高玩具等,制造价值可能不高,但市场溢价却很高。一旦丢件,亚马逊只按制造成本赔偿,简直就是“抢劫”。
找回商品处置权引争议
更离谱的是,新政规定,若亚马逊按制造成本赔偿后,丢失商品又被找回,亚马逊对该商品拥有处置权。这相当于亚马逊用低价赔偿拿走卖家商品,若找回再以高价卖出,无疑是对卖家的“二次收割”。
面对这样霸道的政策,卖家们进货时可得留个心眼,记得索要发票,否则提交的“制造成本”可能还会被亚马逊打折处理。亚马逊不着力修复自身FBA仓储系统的丢件漏洞、降低丢件率,反而在赔偿上做文章,实在让卖家们心寒。各位卖家,你们对这项新政策有何看法呢?
(来源:百佬汇跨境电商联盟)